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对症下药,强化项目管理能力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2-8 14:00:11

  “项目做得好不好,关键看项目经理”是很多施工企业老总讲话中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显然,对于某个具体的项目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但如果从一个公司整体的项目管理水平角度来看,这句话就值得商榷了。一般来说,一个管理规范的企业,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高;而管理不够规范的企业,项目管理的好坏一定意义上就只能依靠项目经理个人的水平了。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涉及的环节多、项目周期长,任何环节的不规范,都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和声誉上的损失。笔者在咨询的过程中看到过单个项目亏损25%的惊人案例,也在媒体上看到惊人的质量和安全事故。这些事情的发生,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企业和项目组主观的原因也非常多。仔细分析我们发现,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多数可归结于管理和人两个因素,而管理的改进则可以降低人员差异引起的各类问题,因此,加强项目管理极为重要。

  一、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主要问题

  就笔者的体会,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突出问题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项目管理无体系,项目管理的随意性大。目前,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尚停留在经验管理的阶段,在公司层面尚没有比较规范的项目体系,有的企业用一些简单的公司层面的制度来代替项目管理体系;一些成规模的企业虽然建立了项目管理体系,但是这些项目管理体系还不系统,或者重视一个方面,忽视另一方面,体系前后联系不畅通,体系没有环环相扣,很多环节不细致,无法达到操作层面。

  2.施工准备粗糙,没有详细的内部核算,也没有详细的计划,随意性大。目前国内多数建筑项目往往都要招标,业主常常从项目的组织、技术方案、企业的能力和信誉等方面进行选择。很多企业在营销的时候非常重视这些内容,一旦项目接下来,这些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内部就变得非常随意,项目组织、目标责任、交底、施工组织方案等还是停留在投标阶段的水平,甚至一些企业投标的时候做给客户看,实际实施的时候忘记了当初的承诺。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项目开始阶段的随意性,预示着项目未来的结果。

  3.没有成本策划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笔者把施工项目管理成本方面的问题总结为五个方面:(1)缺少成本策划,甚至预算也比较粗糙。多数施工企业在商务阶段会采取差异报价,如果项目中标,差异的报价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于一些采用报价下调多少百分比的,也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整,施工企业如果没有“先算后做”的思路,公司与项目部在成本上就容易产生争议,从管理的角度看,就是项目的目标成本不清楚。(2)没有成本过程管理的细化制度,或者制度没法操作,不能发挥作用。成本的管理涉及很多环节、很多方面,小到一笔接待费,大到专业的分包,如果没有细化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在执行中,具体执行者就没有相应的标准,另一方面公司也无法对执行者进行有效的监督。(3)有制度,但是人为因素凌驾于制度之上,导致成本失控。如果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或者制度执行因为个人的个性和好恶而形成差异,可能导致项目的成本差异巨大。(4)相关成本环节故意弯曲成本实际,损公肥私。企业领导一般比较担心和关注的方面,企业往往借助于项目的审计,但审计的环节形式化,在国内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人员职业化程度不是太高的情况下,项目成本失控成为必然。(5)没有考核制度或者成本与项目组利益相关性太弱。如果利益与项目组的利益没有相关性或者相关性太弱,项目组对成本控制的动力就会非常弱,积极性欠缺的情况下,成本管理的水平也会弱化。

  4.没有战略性采购体系的基本意识,设备、物资、劳务等经常采购的环节大大消耗公司的利润。优秀的制造企业其供应链管理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一些企业不仅把采购体系从战略高度进行重视,而且将采购品的库存和成品的库存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施工企业项目有其特殊性,区域分散、项目个体之间差异明显,由于其构建采购体系的难度比较大,一些大的施工集团,一般也把采购下放,以保持项目的灵活性,减少组织内部的扯皮。然而,这也降低了企业内部的共享效应,目前很少有施工企业集团在物资、设备、劳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在这些大量消耗成本的环节失去提升利润的机会。

  5.安全松懈,质量在利益面前扭曲和失控。目前,很多工程项目中存在不惜以牺牲质量安全为代价、谋求“高进度、高利润”的不良现象。

  6.技术既不能支持施工业务,也不重视对施工业务中的技术总结。对于工程企业而言,技术来自于项目,服务于项目。脱离项目,工程企业的技术管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柄之木。一些企业没有专门的技术部门,即使有也是流于形式。技术难以支持项目,成为项目保证进度,提升质量,控制成本的手段,项目往往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摸索来解决问题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