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电力线路施工测量方法创新的文献综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第一论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14 11:46:10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行放式、图例的统一规定,准确真实地反应地面物体和地形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度,并标有必要的文字符号标注。主要有中心线断面、边线断面和风偏断面3种类型。中心线断面是沿两个方向桩的连线方向的地表剖面;边线断面是沿高侧边导线的地表剖面;风偏断面是与中心线断面相垂直的地表剖面。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横断面架空输电线路的断面测量对测量精度的要求较低,只是测定地标物体和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和里程高程,且所测距离为各点点与输电线路导线间的相对距离,因此,运用 CORS系统测定断面的效率较高。断面测量一般是与定线测量同时进行,故不需要另外设置基准站。

  三、RTK定位技术的创新应用

  1. RTK定位技术简介

  RTK定位技术的发展,是GPS定位技术应用的创新的一大举措,利用该技术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线路航测、路径测量和实时动态放位测量。RKT GPS技术在进行杆塔放位时,不必再运用传统航测放位中的树摇旗呐喊、多次反复奔波的举动来传递信息,完成的串通直线及定线测量、桩间距离与高差测量等数道工序,能够对每基塔位进行实时动态的直接放样测量。这种做法,不仅操作简单,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5]

  2. RTK定位技术的创新应用

  2.1 断面测量

  断面测量的对象是沿线路中心线及两边线方向或线路垂直方向的地面物体和地形地貌,测量其起伏变化点的高度和距离;纵断面测量的对象是沿线路中心线的地形;横断面测量的对象是路中心的垂直方向施测各点地形。输电线路的断面测量的历程和高度都是相对距离,对高程精度要求较低,因此,可以用RTK快速测定断面。

  由于断面测量一般与定线测量同时进行,避免了另外设置基准站的麻烦。RTK一般有两种方法进行断面测量。第一,直接通过数据采集功能,采集特征点的坐标,经分析后输出断面图。第二、通过RTK数据处理软件中断面测量功能模块进行断面测量。由于型号的不同,RTK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可能略有差异。但在断面测量的一般操作如下:将断面所依附的线路和纵断面设计文件和断面所依附的线路文件导入文件设置中,将设计的断面文件调入纵断面文件中,设置完文件名后便可进行断面测量。若当前点的偏离距在设计的偏离阀值范围内时,移动仪器可以根据线路的起伏进行纵断面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完毕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转换数据格式进。

  2.2杆塔定位测量

  杆塔定位测量,按照线路设计人员之前设计好的平断面图上,确定设路杆塔位置测设点,并在己经选定的线路中心线上钉立杆塔位中心桩作为标志的工作。用RTK测设杆塔位的方法与定线测量相同,一般在相邻两个杆塔之间架设基准站,若有已知坐标则可直接调用,否则可利用移动站测出直线段两端点的坐标。之后将两端点的坐标信息设置为直线的两点,确定参考线来绘制平面图,在测算软件中输人测设的杆塔位置与端点之间的间隔后,即会生成包含各杆塔位桩点坐标的折线文件。在折线文件中杆塔位桩的坐标的基础上,通过RTK实时导航指示,可测设并标定各杆塔位桩。

  纵观传统的电力线路施工测量方法,存在着距离与模糊度求解的相关性、电台信号通信数据链的限制性等局限,可通过CORS系统和RTK定位技术在电力线路施工测量中的创新应用,提高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柳响林、张志.DGPS RTK技术及其在线路定线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0,(2).

  [2]王生辉.GPS RTK线路测量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07,(9).

  [3] 文晓希.圆度仪维修改造时的几点做法[J]. 计量技术. 2002(07)。

  [4] 龚国盛.影响高精度测量仪器稳定性的几种因素[J].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01(03) 。

  [5] 赵维谦,谭久彬,刘冰峰,杨文国. 改善调幅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精度的措施[J]. 仪器仪表学报. 2001(03)。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