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析强夯法在公路基底处理的应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考试吧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6/1 21:51:59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转化,同时伴随强制压缩或振密(表现为土体中水及气体排出,孔隙水压力上升);土体液化或土体结构破坏(表现为土体强度降低或抗剪强度丧失);排水固结压密(表现为渗透性能改变,土体裂隙发展,土体强度提高);触变恢复并伴随固结压密(包括部分自由水又变成薄膜水,土的强度继续提高)。

  3 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G106国道扩建工程湖南段项目,根据地勘资料,场区发育有2~8m不等的杂填土,其中以碎石、粘性土为主,兼有泥炭质页岩块石,建筑垃圾等;碎石、粘性土含量极不均匀且未经压实,需加固后方可直接作为填土高度达23m的高填方路基基底。设计采用强夯处理方法对填土层进行加固处理。设计夯击能为2250kN·m,落距为18m。

  3.2强夯施工情况

  3.2.1本次强夯在施工前,首先对路段k2+325~k2+825段进行了试夯,试夯区域经检测合格后,再根据试夯区的施工参数,在场地大范围推广施工。

  3.2.2全部采用“两遍点夯、两遍满夯”的施工方案,同时,对局部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段采用“四遍点夯、三遍满夯”进行加强处理;满夯夯击能采用1000kN·m,落距7~8m,按1/4搭接。

  3.2.3施工中,发现场地k2+356~k2+402段的土质较差,经加强处理后仍然达不到设计要求,故对k2+356~k2+402段基底采用换土处理,回填碎石土后再进行强夯施工,同时,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如遇雨水天气,则严格按照强夯施工规范要求。

  3.3加固效果

  该工程于2005年11月竣工,经建设单位委托有检测资质的施工单位对场地进行检测表明:通过本次强夯处理,土体密实度明显提高,承载力及密实度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4 建议

  4.1做好强夯地基的施工监控。由于强夯地基的许多技术参数都要求在试夯及施工过程中确定,因此,加强对强夯地基的试夯及施工监控,及时掌握各项技术参数尤为重要。强夯施工开始后,监理工程师应进行全程旁站检查,重点是要对设计参数进行验证,发现偏差应及时反馈给设计。监理工程师在监控中应注重做好以下几点:掌握设计意图、审核施工单位资质、认真审核施工方案、旁站检查与记录、安全控制。

  4.2强夯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试验区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建设规模及建筑类型确定。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技术参数要求进行施工。施工后作好质量检测,并作好后期工作和以后的问户工作。

  4.3对该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对建设工程所有工程内容的质量进行控制。(2)对建设工程质量目标的所有内容进行控制。(3)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目标的所有因素进行控制。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