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考试吧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15 12:54:52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摘 要: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控制过程。分析了q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适应的招投标阶段、签订施工合同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1 引言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由投标人依据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资料,并结合工程特点、市场行情和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各种风险因素,根据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而确定的自主报价。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项目和税金项目的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是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依据,是签订工程合同、调整工程量和办理竣工结算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的构成。工程造价的构成不是在工程项目某一阶段完成的,而是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因此应从以下几个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2 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2.1 重视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文件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是建设工程从招标到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它既是投标单位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也是招标单位与将来中标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基础。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对整个招标工作乃至承发包双方都有约束力。在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应认真编制和分析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招标文件的内容包括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投标文件的格式;评标标准和办法;拟签合同的主要条款;要求投标人提交的其它材料。招标文件中有不少条款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计价,是控制工程各阶段造价的主要依据,必须做到准确、无漏洞。一旦招标文件出现漏洞,就会给施工管理和控制造价造成影响,使工程竣工结算超出投标报价。因此,招标人应根据招标工程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全面细致地编制招标文件。

  众所周知,设备、材料价格在相同规格的情况下,其价格高低与生产厂家、品牌、档次、采购渠道等均有关。因此,在招标文件中有必要对材料、设备的价格或规格、档次进行说明规定。这样有利于防止低价中标,高价索赔。

  2.2 重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工程量清单有误通常表现为:项目设置不规范、工程量清单特征描述不准确、项目漏项和重项较多、计量单位不符要求、工程数量计算错误、项目编码不正确等等,这些将会影响到投标人的报价,致使不同投标人报价差异大,失去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容易产生各类纠纷。

  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全面了解建设工程的相关资料、实际的施工条件、技术规范,从而准确计算工程量,减少日后工程变更。按照风险分担的原则,工程量清单漏项或工程量清单的工程数量计算有误引起的增减均应按实调整,因此,工程量计算应准确,减少漏项和重项,尽可能计算无误,控制计算工程量的误差,防止由于漏项和工程量差异太大而引起的索赔,从而加大了工程投资。同时,对于图纸之外的可能发生的工程项目,如零星用工、零星土方、零星机械台班等,可以适量编入清单中,让投标人对其自主报价。这些项目在竣工结算时只参照单价,工程量按现场签证结算。这种做法,也是减少索赔、控制造价的有效办法。

  3 签订施工合同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施工合同是招投标文件中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控制造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合同应明确承包人发包人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施工合同文件的组成及解释顺序包括:施工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及其附件;施工合同专用条款;施工合同通用条款;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单。除全面体现招标文件中有关合同的规定之外,还应包括招投标过程中形成的有关答疑、补遗、修改、各种协议等作为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减少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纠纷。

  在施工合同中应该明确约定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做到调整的工程量与编制清单的工程量计算口径一致。还应该明确约定工程量的调整条件和工程量的调整范围。只有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设计变更、新增工程、其他变更产生的工程量以及发包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有误时才允许调整。但调整也不是无限制的,即要确定工程量的调整范围。按照风险分担的原则,在合同中应该约定当工程量超过(或低于)一定范围才能调整,在这个范围内的工程量不能调整。因此,在施工合同中应对工程变更的发生做出明确的约定。

  同时当工程量发生变化后,结算时措施费用是否跟着进行调整,也应该合同中约定。在施工合同中还应该约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