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监理工程师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监理工作要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6 13:32:17  文章录入:ArticleInput  责任编辑:ArticleInput

施工测量中,基础施工测量是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工作包含基槽挖土的放线和抄平、基础施工的放线和抄平。对于基槽挖土,监理工程师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基槽开挖深度,一般可在基槽挖到一定深度后,用水准仪在基槽(坑)的壁上每隔2~3m和拐角处设置一些水平的小木桩(平水桩的标高误差应控制为±10mm),这些木桩可作为清理槽底和铺设垫层的依据。待土方挖完后,监理再根据控制桩复核基槽宽度和标高,合格后方可允许施工单位进行垫层施工。基础施工在轴线投设时,如建筑物精度要求较高,应用经纬仪投点,再按设计尺寸要求进行复核。标高可直接在模板上定出控制线,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水准点进行复核。

  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由于地面施工部分的测量精度要求较高,而高层施工部分因场地较小,测量的工作条件受到限制,并且容易受到施工的干扰,因此,监理工程师应着重注意审查施工测量的方法是否有针对性且符合规范的要求,所用的仪器是否合适、匹配。

  高层建筑的平面控制网布设于地坪层(底层),其形式一般为一个矩形或若干个矩形,且布设于建筑物内部,以便逐层向上投影,控制各层的细部(墙、柱、电梯井筒、楼梯等)施工放样。平面控制点一般在埋设于地坪层地面混凝土上面的一块小铁板上划十字线,交点上冲一小孔,代表点位中心。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时应先检查平面控制点点位的选择是否与建筑物的结构相适应,具体要点为:矩形控制网的各边应与建筑轴线相平行;建筑物内部的细部结构(主要是柱和承重墙)不妨碍控制点之间的通视;在控制点的铅垂方向上应避开各结构层的横粱和楼板中的主钢筋。然后对平面控制网进行检查、复核并测设,精度控制为:平面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测量精度不应低于1/10000,矩形角度测设的误差不应大于±10“。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注意控制点在结构和外墙(包括幕墙)施工期间的妥善保护。

  高层建筑施工的高程控制网为建筑场地内的一组水准点。待建筑物的基础和地坪层建造完成后,在首层墙上或柱上通过水准点测设“一米标高线”(标高为十1.000m)或“半米标高线”(标高为十0.500m),作为向上各层测设设计高程之用。监理工程师应首先检查建筑场地内的一组水准点(数量不少于3个),然后复核测设“一米标高线”或“半米标高线”是否符合要求。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无论是平面控制点的垂直投影,还是高程传递,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均有一定要求,监理工程师应予以控制。垂准仪可以用于各种楼层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点的垂直投影,而将经纬仪(加装直角目镜)用作控制点的垂直投影,一般适用于10层以下的建筑物。高程传递一般可采用钢卷尺垂直丈量法和全站仪天顶测距法进行,对于精度要求高的超高层建筑应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传递。各种仪器的使用技术要求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规定。

  高层建筑的结构细部(外墙、承重墙、立柱、电梯井、梁、楼板、楼梯等及各种预埋件)测设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平面复杂的建筑物。监理工程师应重点进行控制的地方有:首先应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测量方案,再检查其实施情况。同时,监理工程师应通过计算制定相应的监理实施控制细则再予以复核测设。一般对每层建筑结构细部可根据平面控制点用经纬仪和钢卷尺用极坐标法、距离会交法、直角坐标法等复核测设其平面位置,根据“一米标高线”用水准仪复核测设其标高。

  3.建筑工程变形测量的监理工作要点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变形观测主要是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基准点进行的,沉降观测的基准点是2~3个埋设于建筑沉降影响范围以外的水准点。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不能相距太远,一般应在100m范围以内,在与城市水准点连测后,获得基准点的高程。两者之间的高差应经常用水准仪测量检核,以确证其高程的稳定性。在需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上埋设沉降观测点,观测点一般是沿建筑物外围均匀布设,但在荷载有变化的部位、平面形状改变处、沉降缝两侧、有代表性的柱和基础上,应加设沉降观测点。

  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沉降观测时,首先应检查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是否能全面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检查观测点是否便于立水准尺进行观测并能够长期保存和不容易受到破坏;检查基准点的布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然后再审查施工单位沉降观测的实施方案:包括审查所使用的测量设备和测量的精度控制、施工阶段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对于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或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情况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如基坑回填,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分别进行观测。如建筑物为均匀增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