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风险管理 >> 正文
关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对策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论文代写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6-14 7:06:21
。技术风险是指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来的风险。一般表现在方案选择、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标准的选择、计算模型的选择、安全系数的确定等方面出现偏差而形成的风险。

  责任风险。责任风险是指由于项目管理人员的过失、疏忽、侥幸、恶意等不当行为造成财产毁损、人员伤亡的风险。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法律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相关法律的内容的频繁变化,法律对项目的干预,可能对相关法律未能全面、正确理解,工程中可能有触犯法律的行为等。

  三、发展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防范对策.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建筑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建筑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

  进行有效非计量风险的防范。非计量风险意味着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不可抗力的风险。由于政治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是如果一旦发生将导致灾害性后果,常常被作“致命风险”。对于政治风险,只能作定性分析与预测,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包商应在投标决策阶段加强调查研究。经济风险一般不可避免,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对于若干种经济风险预测的数学方法,由于置信度较低不宜作为项目的决策依据。

  不可抗力引起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风暴、雨、雪及海啸和特殊的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和泥石流、泉眼、流砂等。按照一般合同条件,这类风险应由合同主体共同承担,建筑项目工程承包商一般只能得到工期延误的补偿。

  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的众多变化因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这些都属于可计量风险的范畴。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工程索赔也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这些索赔条款可以作为处理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法律依据。利用合同条款或推断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不仅是减少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包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括工程延期、费用超支、工程质量不符合原定标准以及项目中途流产等几种情况。风险管理的核心就是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合理分配风险、有效控制风险。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采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引导和调控工程风险管理,并且尽量避免行政干预。同时也应注意到,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尚属新生事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应尽快完善工程安全管理法律体系,构建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式。

  密切联系市场、加快信息化进程。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信息,工程建设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走以专业队伍为主、信息化方式运作、规模化集团推进、实体化具体实施的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只有形成信息、资产、人力、物力的规模效应,发展才会实现质的飞跃。企业充分掌握、利用市场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及时了解外界信息,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有选择地多渠道、全方位展开经营活动,不仅可以大力开展合作经营,分包施工、配合施工,而且还能有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保证规模效应及良好的收益。同时通过适时地掌握我国的新政策、新动向,与技术进步相联系,提高专业化水平,强化资源的最佳配置,也是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风险转移和控制的有效途径。

  风险与收益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理智决策者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意愿是选取收益相对高,风险相对小的项目。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强调严格执行项目监理制、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投资风险约束机制等,强调工程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减少风险损失,提高投资效益,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完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式,加强政策环境研究,将会对降低工程项目风险,减少损失,增加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