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市政 >> 正文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法研究
作者:未知 来源:论文坊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3-19 6:46:18

  1 工程概况

  某市政桥梁工程项目线路范围内存在的特殊性岩土主要有填土、膨胀土和软(弱)土,其中填土根据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不同可分两类:1层素填土;软(弱)土主要为2-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局部路段为软塑状粉质黏土;膨胀土主要为3层粉质黏土主要分布于岗地地区。

  2-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深灰色,流塑,含少量腐植物,局部夹粉土,切面无有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属高压缩性地基土。厚度: 1.00~15.20m,层底埋深: 2.80~23.60m。[fa0]=50 kPa~70kPa,qik=15 kPa~25kPa。

  3层,粉质黏土:灰黄色、褐黄色,硬塑为主,含少量Fe,Mn质结核及浅灰色高岭土团块,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属中偏低压缩性地基土。厚度:0.40~8.40m,层底埋深:1.40~17.00m。[fa0]=220kPa~250kPa,qik=68kPa~70kPa。

  经专家研究决定,桥梁的桥头段该路段采用粉喷桩进行软基处理。桥头段为50m,桩间距为1.3m,呈梅花形布置;过渡段为20m,桩间距为1.5m,呈梅花形布置,同时采用2层土工格栅与一般路段过渡,土工格栅铺设长度为20m,其中10m伸入过渡段内,土工格栅采用双向,抗拉强度≥80KN/m、延伸率≤13%。桥头段采用超载预压,预压期为9个月;20m过渡段采用等载预压,预压期为6个月。

  桥头处粉喷桩纵向处理至台前1.5倍的桥台高度外不少于1排桩,横向处理至路堤边坡坡脚外不少于1排桩。

  图1粉体搅拌桩处理软土路基设计图

  2 工程施工管理

  2.1 施工设备

  液压步覆式PH-5粉喷桩机2台、空压机2台,灰罐机2台,桩机功率55kw/台,空压机功率为22kw,风量3m3/min,压力为0.3~0.5MPa。辅助设备:电焊机、氧割机、J6经纬仪、激光测距仪。

  2.2 施工过程

  2.2.1 按照粉喷桩的工艺试桩确定的各种技术参数,进行粉喷桩的施工。施工地段施工前应进行清表处理,低洼地段应先用土填平,再进行粉喷桩的施工。

  2.2.2 粉喷桩的施工工艺为:粉喷桩机就位→搅拌下沉至桩底→钻头反转(喷粉)→提升至距地面30cm处停喷→复搅至桩底→钻头反转提升至地面→关闭粉喷桩机→移至下一桩点。

  为了确保粉喷桩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1)为保证粉喷桩强度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每延米水泥用量55kg,最低不得少于54kg。

  (2)施工所用袋装水泥要垫高覆盖,严禁雨淋、受潮,以免影响粉喷效果。

  (3)每一台粉喷桩机均配备水泥电子计量装置,对水泥的粉喷量全过程记录、并进行打印,同时现场技术员、监理人员全过程旁站检查,防止因水泥用量不足而影响桩体质量。

  (4)根据设计桩长,派专人进行成桩搅拌时间的记录,误差不得超过5S。

  (5)为确保桩身质量,对于桩身上部1/2桩长或不小于8m的范围内必须进行二次复搅以便使桩体质量上下均匀一致。

  2.3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3.1 粉喷桩测量定位要准确,桩机就位后,一定要进行水平调整,以避免施工中桩径倾斜。

  2.3.2 由于粉喷桩施工,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试验桩的施工工艺以及工艺参数严格控制:桩机的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灰压力、水泥用量、喷灰时间、复搅速度、复搅深度、复搅时间。

  2.3.3 用于粉体搅拌桩的水泥为干粉,桩径50cm,设计水泥喷入量50~60kg/m。粉喷桩施工前必须进行成桩试验,以掌握对场地的成桩经验和各种技术参数,掌握下钻及提升的困难程度,确定合适的处理措施,标定输灰泵的输灰量,粉体经输灰泵到达搅拌机喷灰口的时间以及预搅下沉速度、喷粉搅拌提升速度、重复搅拌下沉、重复搅拌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

  2.3.4 几个允许偏差值

  (1)水泥用量的误差不得大于1%;

  (2)为保证搅拌的垂直度,应注意起吊调和的平整度和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5%;

  (3)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cm;

  (4)搅拌机下沉或提升的时间有专人记录,时间误差不得大于5秒;

  (5)成桩七天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