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市政 >> 正文
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作者:未知 来源:草根论文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4-17 8:24:01

  【摘 要】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刚性高级路面,它是由水泥、水、粗集料(碎石)、细集料(砂)和外加剂按一定级配合成混凝土混合料而铺成的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日常养护费用少、经济效益高、有利于夜间行车等优点。因而要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不仅要设计精心,而且施工也要精心,在施工环节上狠抓施工质量。

  路面施工在整个道路工程中,所用原材料种类较多、工序多而复杂,并且对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比较敏感的结构,所以路面原材料的选择、级配及组成设计、试验检测水平、施工工序控制、工艺水平、设备与技术水平及施工环境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路面施工项目的质量。

  1. 原材料的选择

  水泥通常应该选用强度高、干缩性小、抗磨性能、抗冻性及耐久性能好的水泥,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对于公路、城市道路应采用不低于325MPa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若采用其他品种的水泥,必须满足道路使用性能和经济性要求。砂子应采用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中粗砂,且要求坚韧耐磨、表面粗糙有棱角、干净、有害杂质含量低。碎石,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干净、有良好的级配,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在必要情况下选用外加剂,如减水剂、流化剂等,均能有效的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以及耐久性。混凝土搅拌和养生用水应清洁,宜采用饮用水。

  2. 路面施工

  2.1 摊铺。

  摊铺混凝土前,应对模板的间隔、高度、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润湿情况以及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混凝土混合料运送车辆到达摊铺地点后,直接倒入已经安装好两侧模板的基层内,并且使用人工找补均匀,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应用铁锹翻拌。

  混凝土摊铺采用一次摊铺。摊铺的松料厚度,应考虑振实的影响而预留一定的高度。具体数值根据试验确定,一般可取设计厚度的10%左右。 用铁锹摊铺时,应用“扣锹”的方法,严禁抛掷和楼耙,以防止离析。在模板附近摊铺时,用铁锹番捣几下,使灰浆捣出,以免发生蜂窝。

  2.2 振捣。

  混凝土铺匀后应采用平板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平板振捣器的有效作用深度

  一般为22cm左右。插人式振捣器主要用于振捣面板的边角部、窖井、进水口附近,以及安设钢筋的部位。

  2.2.1 振捣时首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按顺序插振一次。插点的间距要均匀,防止漏振,振捣器移动采用交错式,同一位置振捣时间不宜少于20s。插人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15倍,并应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

  2.2.2 用平板振动器全面振捣。振捣时应重叠10~20cm。同一位置振捣时,当水灰比小于0.45时,振捣时间不宜少于30s;水灰比大于0.45时,不宜少于15s,以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

  2.2.3 用振动梁拖拉振实并初步整平。振动梁往返拖拉2~3遍,使表面泛浆,并赶出气泡。

  前进速度115 m /min左右。不平处应及时辅以人工挖填整平。补填时应用较细混合料,但严禁用纯砂浆填补。振动梁底缘应经常校正,最后挂线检查平整度,发现不符合之处应进一步处理刮平,直到平整度符合要求为止。

  2.2.4 接缝施工。接缝是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环节,接缝施工质量不高,会引起板的各种损坏,并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因此,应特别认真地做好接缝施工。纵缝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工,一般纵缝为纵向施工缝。拉杆在立模后浇筑混凝土之前安设,纵向施工缝的拉杆则穿过模板的拉杆孔安设,纵缝槽宜在混凝土硬化后用锯缝机锯切;也可以在浇筑过程中埋人接缝板,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即形成缝槽。锯缝时,混凝土应达到5~l0MPa强度后方可进行,也可由现场实验确定。横缩缝宜在混凝土硬结后锯成,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可在新浇混凝土中压缝而成。锯缝必须及时,在夏季施工时,宜每隔3~4块板先锯一条,然后补齐;也允许每隔3~4 块板先压一条缩缝,以防止混凝土板未锯先裂。横胀缝应与路中心线成90度缝壁必须竖直,缝隙宽度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下部设胀缝板,上部灌封缝料。胀缝板应事先预制,常用的有油浸纤维板(或软木板)、海绵橡胶泡沫板等。

  2.2.5 路面的修整和防滑措施。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混凝土浇筑后,当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人工或机械将其表面抹平。当采用人工抹光时,其劳动强度大,还会把水分、水泥和细砂带到混凝土表面,以致表面比下部混凝土或砂浆有较高的干缩性和较低的强度。为了保证行车安全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