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低碳经济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
如何塑造建造师的实践能力
我国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现状及
积极推动建筑遮阳产业的发展
科学发展在园林管理工作中的作
关于住宅电气的设计与装修
我国建筑陶瓷的发展和开发趋势
现代建筑张拉膜结构的安装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市场与业务 >> 正文
当前节能住宅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者:佚名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5-13 13:17:09
以及建筑材料、结构构造的巧妙处理,使其在冬季采集、保持、贮存太阳能。这不但对太阳能加以自然利用,而且也节约了常规能源。

  住宅内小区的道路设计尽量选用可渗透地面。可渗透地面或可渗透地砖,这不仅可以为蓄积大量的雨水,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环境质量,而且可以缓解对城市下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管网的压力。

  房屋单体设计时,尽量增加房屋的进深,减少体形系数。一般来讲,体形系数越小,节能效果越好。考虑到对西山太阳的遮挡,在西山窗设置遮阳门斗,同时在考虑外墙面的保温隔热时,对西山部位最为关注。

  (2)节能技术的选择要进行科学论证,因地制宜,选用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成熟的节能技术。

  节能住宅外表朴实无华,但内部构造非常精致,涵盖甚广,包括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节能门窗、节能灯具、节能电器、低耗能采暖制冷方式,屋面保温、遮阳系统等诸多产品和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工程。一项成功的节能工程,应该是各项成熟节能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念。

  (3)国家应鼓励支持技术创新,加大对节能技术和节能住宅的扶持,提高对节能住宅和节能技术的科研能力。

  住宅节能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科研课题之一,已成为世界性的大潮流,正引导着多方面和技术、新产品和组织发生重大变化。在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方面应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节能经验的同时,加大自主产品的研究开发,降低节能部品的生产和使用成本。

  尽可能地利用环境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造太阳能住宅,开发符合中国特点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节能技术,实现节能住宅和节能技术的低能耗化和高性能化和产业的规模化,实现“节能”和“节钱”并举,才能调动起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作为节能住宅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要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政策上要支持,要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政府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在进行施工图审查、招投标、质量监督备案、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以及土地登记和房屋产权登记时各部门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不节能的住宅建设;同时政府部门在经济要鼓励,如降低节能部品的税率,降低或返还节能比例达标住宅区的开发公司的规费比例等,让开发商和广大群众都能享受到节能带来的实惠。

  (4)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提高施工水平。

  节能住宅建设虽然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相继出台了很多规章标准,提出了不同地区的标准,对节能住宅建设起到一定作用,然而有些规章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可操作较差,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在加紧对有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完善相应的检查验收标准。

  节能技术与传统工艺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施工技术要求更高,要求施工人员要尽快提高施工素质,施工之前要进行详细地交底,编制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能够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施工工艺文件。加强施工人员的操作培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建立健全检查验收制度。

  (5)完善对节能住宅的检测和验收方法对节能住宅的检测主要对包括节能效果的检测和施工质量的检测。首先要求对节能产品体系进行认真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其离散程度,确定可靠的保证率。同时加强工序的专项检查和隐蔽检查,规范验收方法。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出节能部品的平均值、标准差和质量保证率等指标,绘出质量控制图,综合评定节能系统的质量。

  系统节能效果的检测,要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房间气密性,而且要检测系统的耐久性、抗风压、抗冻融、抗渗透性等。要继续开展系统研究工作,力求形成一系列直观、廉价的检测方法。推动节能技术和节能住宅的发展。

  三、结束语

  节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规划、建筑设计以及居民使用方式等多种因素,涉及到政府部门、建筑设计师、开发商、物业业主、使用人、管理者、相关节能部品的生产者等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希望通过各部门通力协作,一定能创作出既符合建筑学原理,又符合节能要求的优秀住宅。

  参改文献:

  1、王庆生 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荀和生 江苏省节能建筑外前墙体采用的技术措施

  3、上官安星 浅析建筑节能施工技术 2005年9月

  4、林涛 建筑节能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与应对措施 建筑经济 2005年7月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